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首页 目标院校 江苏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设计专业导师信息汇总
收起左侧

院校信息 江苏理工学院设计专业导师信息汇总

0
回复
93
查看
[ 复制链接 ]
image.png
王志刚
副教授,硕士,毕业于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台湾辅仁大学访问学者,常州广告商会理事;主持及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发表核心及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2018年在台湾辅仁艺廊举办《生命树》个人设计作品展;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级设计大赛获奖百余项,先后获得江苏理工学院优秀教师,个人及团队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image.png
王文慧
1990年生,博士,硕士生导师,独立设计师,品牌主理人,韩国设计研究学会会员,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的‌1+X证书评审委员。
毕业于江南大学、Tongmyong University。研究方向为智能艺术设计、传统文化传承设计、服装与产业设计

邮箱:wangmanwenhui@163.com

曾在韩国举办、参与多个艺术展,在中国举办设计师个人品牌发布会,多次获国内外媒体报导。参与国家级纵向课题1项、省部级纵向课题2项,主持市厅级课题若干项。发表SCI、EI、KCI、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个人作品集若干项。指导学生获国内、国际设计奖项三十余项。



image.png
申明倩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米兰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产品设计系专业负责人、系主任。现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第四届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家具与家居集成分会理事、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省美育协会会员、常州市设计协会会员、《林产工业》和《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省级项目3项;主持完成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常州市社科联项目等市厅级以上项目8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北大核心以上12篇,其中CSSCI 2篇。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参与编写《全国少数民族传统造物研究》等。



image.png
冯裕良
(河北沧州人),设计学博士,硕导;(研究方向:AIGC创意设计、用户评估与推论)

本科(动画专业)、硕士(艺术设计专业)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就读于中国台湾成功大学(智能与交互设计);

现为: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专业负责人;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实验中心,主任;

自2008年任教以来,获批主持省级课题5项、市厅级课题5项;发表SCI、EI、北核、省级等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2部;授权专利20余项;指导学生专业大赛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百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省级多项。



image.png
刘旭
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江苏省摄影人才。1999年大学毕业至今在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从事教学工作。2000年参加江南大学第二期平面设计高级研修班结业;2004-2005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第13工作室摄影与媒体专业结业;2012年在德国HOCHSCHULE MERSEBURG访学;2013年获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在行业协会中担任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高校摄影学会理事、江苏省学校美育协会会员、常州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专业考评员。先后在常州众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玺芮服饰有限公司担任艺术总监、摄影师和设计师。近年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近60万元。2017于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格物·有情》 个人摄影作品展。作品入选全国影展;PSAchina 国际大赛;2018《类游园》入选青春时光-江苏省青年艺术家作品展;2020《幻化》入选长三角当代摄影作品学术提名展。编写教材专著一部;发表核心论文十余篇。主持的主要教科研课题有《地域与交融——当代常州摄影创作文化研究》、《应用型数字创意人才培养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对接途径研究》、《在“中高职3+3分段培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无界化对接研究》等。



image.png
刘姣姣
副教授,博士。2019年于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20年任教于江苏理工学院服装系。中国纺织工程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理论。近年来主要围绕传统色彩文化、传统印染和现代服饰创新设计研究,在《艺术百家》、《美术与设计》、《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丝绸》CSSCI、SCI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个人设计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指导学生作品获得全国服装设计大赛十余项。与企业展开长期的设计合作项目,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美誉。



image.png
何小凡
九三学社社员,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影视与动画方向。佛罗伦萨大学、佛罗伦萨美院访问学者。江苏省青年美协会员,常州市青年美协理事,常州市美术家协会青年分会会员,常州市设计协会会员。

出版专著《动画艺术新论》,主编出版本科教材《定格动画技法》,科研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3篇。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两项。在常州市图书馆公开举办《漫行十二载——何小凡个人动漫艺术作品展》,代表作为《墩敦熊系列》动漫IP设计,绘本作品《陪伴你的“姐姐”》。绘画类作品入选市级区级校级多项展览并获奖,指导学生获省级和市级专业比赛获奖多项。



image.png
邵晨霞
教授,硕导,政协委员,德国梅泽堡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评审组专家。在CSSCI来源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并在德国重要期刊发表论文;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1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持常州市社科联课题多项;主编高校教材1部,副主编全国通用中职教材1部;专著《中国编结服饰艺术研究》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出版资助”及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三等奖、常州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专著《留青竹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创意》获得“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获得“江苏理工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常州市第十六届哲社奖三等奖”;多篇论文获得常州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二等奖;主持校级金课、校级重点课程、校级教改课题、校级统战部课题多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校级教学优秀一等奖,设计的中式系列成衣男装及服饰配件获得15项国家专利。



image.png
张义芳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副教授,1979年出生,黑龙江省北安市人。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2009年毕业东华大学服装学院。2016年-201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江苏首届紫金文化创意优秀青年,常州市十佳服装设计师;先后兼职于多家服装公司担任设计师与设计总监。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本;设计作品在中国美协主办全国美术教育作品展等各类服装设计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设计作品在各类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



image.png
陆晓玲
1978年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生,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访学于台湾艺术大学图文传播。

现为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高校摄影协会理事,常州市侨界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首届江苏省紫金文化创意优秀青年称号。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市厅级课题多项,在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举办市级以上摄影个展两次,参与摄影联展多次,摄影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曾获得“树木传奇.美丽中国”全国大赛二等奖,中国珠峰之旅优秀奖,江苏高校设计作品优秀奖(最高奖),刘海粟大师赛摄影类金奖等。完成2023年度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艺术基金培训资助项目“新时代全媒体摄影人才培训”任务。指导学生作品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多项奖项。拟承担视觉与文创设计培养方向任务。



image.png
陈旭
博士。2017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交叉学科的新型纺织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纺织品外观的创新设计,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的纺织材料三维传热模型的构建以及传热机理分析。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被SCI、EI检索收录。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主持市级项目三项。指导学生参与(省级)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蓄热调温材料与服装设计的结合模式研究”,并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北核期刊)《上海纺织科技》“基于相变材料技术的礼服内衬的设计与性能”。指导学生服装设计获奖十余项,主要包括:指导学生服装设计作品《山林·印象》获第十届“紫金奖”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奖;指导学生服装设计作品获2024第12届未来设计师NCDA服装赛道国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服装设计作品获第18届中国好创意国赛服装服饰类国级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服装设计作品获 “紫金奖”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创业创新奖2项等。



image.png
范滢
1968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学科带头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带头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兼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美育教指委委员,江苏省教育厅中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技能大赛专家组组长;常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在 CSSCI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篇,出版专著 2 部,主编教育部、财政部规划教材 4 部,授权国家专利 3 件,省部级各类专业赛事获奖3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各 1 项;曾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育人奖”和中国教育学会“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获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



image.png
邰杰
艺术学博士、设计学博士后,教授,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理工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基地负责人,“环境设计”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景观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23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江苏社科优青。

相关成果获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三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与三等奖、常州市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主持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江苏省学校美育科研规划课题、江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课题等。

主持培训项目:重庆市2017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创新项目——工艺美术》、江苏省2018-2020年高职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紧缺专业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项目——传统(民族)技艺》、江苏省2020年高职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艺术设计创新研究思维与创意表达创作实践》、福建省2020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紧缺专业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传统(民族)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艺术设计创新研究思维与创意表达创作实践》、河北省2021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三教改革研修——访学研修(艺术设计类/民族文化艺术类)》和《校企双向交流——教师企业实践(文化艺术大类/艺术设计类)》、江苏省2024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新教师岗前综合能力提升分阶段培训新入职教师(文化艺术大类)》。



image.png
单文霞
江苏常州人,1992年江南大学本科毕业,2011年苏州大学硕士毕业,江苏省政府公派法国访问学者,校级教学名师。从事传统服饰文化、拼布艺术、服装设计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26年、服装行业6年。

现为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与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高级服装设计师、中国纺织教育学会拼布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等;获批江苏省级一流课程、国家知识产权外观专利8项;出版专著4部;在核刊上发表论文、作品20余篇;在常州市画院举办个展;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江苏省创新教学大赛二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中国拼布创意设计大赛铜奖等。代表性成果专著《女装设计与制作技术》、《童装造型与制作技术》、设计作品《布艺·江南之<江南的味道>》,其中拼布作品《古桥净水醉红尘》被美国林肯大学国际拼布博物馆正式收藏。



image.png
胡秀琴
副教授,199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纺织学院至江苏理工学院执教至今。苏州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30余年,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2005-20067省政府公派英国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纺织教育学会拼布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级裁判。

主持各类纵横向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若干项;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其中包括权威核心以及SCIE、EI、CPCI检索等8篇;曾获校优秀教师称号、教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



image.png
段杏元
1974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服装系主任。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博士。2014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201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等13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2篇,CPCI收录3篇, CSCD收录2篇,CSSCI1篇,北大核心近20篇,出版专著1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功能与舒适性、服装结构与纸样设计、智能服装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image.png
须博
1980年生,江苏常州人。本科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硕士与博士均就读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5年意大利腓特烈二世大学学习交流。2019年度江南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现为江苏理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兼职硕导,江苏汉生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及其他市厅级项目。发表C刊或核心期刊等论文十余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常州市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规划组;作品入选亚太设计年鉴;多次荣获国家级设计展最佳指导教师。

长期以来一直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就是关于江南地区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内容紧紧围绕江南历史区域、古建筑、古遗址展开。承担并参与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建筑的横向课题“无锡中山路改造”,“常州天宁宝塔钟楼层”等。参与《景观设计手册》、《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藏族卷》编书工作等。



image.png
曹晋
副教授,华东交通大学文学学士、南京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室内装饰设计一级技师、工程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理事、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常州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美学、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省教育厅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20余项教科研课题;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4部,在《装饰》《艺术百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教科研成果曾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设计作品曾获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金奖、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银奖、江苏省室内装饰设计大奖赛特等奖、融通并茂——江苏省高校设计作品展一等奖、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二等奖;获“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中国室内装饰行业优秀设计师”“江苏省室内装饰行业优秀设计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常州市技术能手”“江苏理工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承担《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等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1项,校级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奖3项;指导学生主持完成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奖100余项,指导学生作品入选“中国环境设计教学成果展-中国高校环境设计优秀作品展”“中国高校设计教学成果展(2024两岸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成就展)”,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大王没有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