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主建学院: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 ( 学科领域代码:1357 授艺术硕士学位)
一、领域简介及方向 1、设计领域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建校之初,开设了有关“家具设计与技术”的课程,1989年设立了艺术设计系,1994年开设了室内与家具设计本科专业。2003年申请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授予点获批,2004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2011年获批设计学一级学科授予点。2010年申报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011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目前,学科拥有国家级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国古家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势科研平台资源。多年来,通过系统地有机组织教学教育资源,已经形成独特的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和“科技创新实践体系”,学科骨干成员在各类学术组织中担任着重要职务,师资力量雄厚。 本领域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国家发展战略,以东北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需求为导向,依托学校优势办学,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突出家具设计与创新、产品设计与智能化生产和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亮点,为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培养融入当代文化艺术,掌握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具备较强创新意识、较强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设计领域方向 (1)家具设计与技术 该方向以家具设计与工程的知识理论为核心,将生活哲学、材料 科学、智能制造、科学管理、文化艺术等知识体系紧密结合,重点聚焦传统家具设计与创新实践、当代家具设计与创新实践和基于文化传承的家具动画设计与数字化传播的研究。该方向培养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胜任设计艺术学科及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为家具设计、制造与工程领域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2)产品设计与技术 该学术研究方向立足大家居及文创产业,在产品设计与理论的基础上,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需要,面向大家居产业中的“智能产品与人机交互、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文化赋能美好生活”等行业发展要求开展设计与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探索。 该方向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产品设计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及产品技术研发、交互设计、文创产品设计、设计策划与管理,以及教学等工作,同时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 (3)环境设计与技术 该学术研究方向以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秉承人文与科学并举、艺术与技术交融的发展理念,既尊重历史文化脉络,又兼顾社会发展需求,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设计方法与工程技术手段,实施城乡景观、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研究与实践。该方向依托学校双一流学科优势,突出“大家居”时代特征,通过对设计学、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东北地区建筑内外微观环境的调查与评估、功能与成本、形式与语言、象征与符号、审美与体验、材料与构造、设施与结构、施工与管理、智能与未来等核心要素。 该方向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运用设计学基础理论结合行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技术探索、工程管理与实践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设计人才。 二、培养目标 1、学习掌握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要站在当代设计与当代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挥多学科相互补益、相得益彰的教学优势,应对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瞄准我国和本地区设计的前沿课题,通过发掘具有良好素质与优秀创造潜质的人才,以高层次、课题性、实践性的培养模式,进行提升设计实践水平为主的教学训练,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设计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 3、在掌握设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家具、产品、环境设计等方面生产和科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在本学科某一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可以进行对外交流。 三、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硕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既要指导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和学位论文,更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良好的导学互动关系。 1、导师责任制: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要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要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又要重视专业知识面的延伸和对新兴学科的交叉研究,以适应当代社会文化、地区发展的要求。强调以自学为主,启发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要搞好师生合作,教学相长。 2、双导师培养:在指导方式上,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方式。 3、学科综合培养:学科各研究方向,采取模块化培养:必修课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家具设计与创新研究、体验与服务设计、设计进展专题、建筑室内与环境设计研究、家具设计与创新实践等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模块以各研究方向专业基础研究为主;选修课专业课程模块以各研究方向前沿课和应用课程为主。重点强调学科基础性学习和各方向专业性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学制 3 年,最长培养年限为 5 年(包含休学时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5年。学科原则上不批准提前毕业。 2、学分:攻读全日制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56学分,具体如下(各专业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设置表):公共课所修学分须不少于11学分;专业必修课所修学分一般不少于34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一般不少于30学分,含开放性实践课程6-10学分之间;选修课所修学分一般不少于8学分;必修实践环节 3 学分。 五、课程设置 | | | | | | | | | | | | |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 | | |
| | | Marxism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 | | | |
| M00100400 | |
| 16 | | | |
| M00101100 | | Academic Ethics and Scientif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 | | | |
| | | | | | | |
|
公共选修课 |
| 政治类、数学类、体育类、美育类、劳动教育类、心理健康类、就业指导类等,详见公选 课课 单。 | For politics, mathematics, physic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mployment guidance, etc., please refer to the public selection course list. |
| ≥3 | | |
| | | | | Furniture design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 | | | |
| M06315300 | | Architectural interior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 | | | |
| M20300500 | | | | | | | | | | | | | | |
| M06315400 | | Furniture design innovation practice | | | | | | | | | | | | | | | |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practice | | | | | | | | Furniture model making practice | | | | | | | | Numerical control engraving technique practice | | | | | | | | Art design production practice | | | | | | | |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f art design major | | | | | | | | | Design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 | | |
| M06460000 | | Struc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 | | | |
| M06460300 | | | | | | |
| M20400400 | | | | | | | | | | Product desig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 | | | |
| M20402000 | |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 | | | | | | | Furniture and interior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 | | | |
| M06310400 | | | | | | |
| M06310200 | | Research on Ancient Furniture | | | | |
| M06460900 | |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Research | | | | |
| M06461300 | | Chinese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 | | | |
| M20400700 | | | | | | | | | | Smart Home Product Design | | | | | | | | Research on Landscape Environment Design | | | | | | | | | Furniture structure design | | | | | | | | Furniture modeling design | | | | | | | | Interio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 | | | | 艺术硕士生课程总学分≥56;其中公共课学分≥11,专业必修课学分≥34,专业选修课学分≥8,必修实践环节3学分。 |
六、必修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是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可采用校内外实践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专业实践应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下制定,实习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相关,在学位论文答辩中要对实习情况进行专项报告。专业实践学生撰写实习、实践报告,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主要是对硕士生入学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进展进行全面检查。中期考核应当在第 4 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由学院组织, 学科实施,公开进行。具体考核时间、内容和方式由学院、学科参照《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执行,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备案。学科领域原则上不同意2年毕业。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的选题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和设计作品选题应注重应用实践性,要在各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体系内进行选题,选题尽可能与导师的科研、教研结合,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和设计实践作品要保持研究内容的一致性,论文以设计实践的研究性实践报告为主要撰写方式。选题开始前,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信息搜集及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原则上在第2学期末提出论文选题报告。选题须进行可行性论证,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后,将论文工作计划书一式三份分别交研究生学院、所在学院和导师。 2、学位论文开题 原则上应在第 3 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自开题报告通过至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1 年。开题报告论证会由学院负责,学科组织,公开进行,成立以艺术设计专业学位领域负责人担任组长的考核小组,由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至少 5 人组成。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重新开题。对于开题3次仍未获通过者,应终止培养,由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形成意见后,报送研究生院审批。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后,在后续研究中确需改题的,应在申请答辩前1年通过新的开题论证。 3、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资格要求: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达到本学科规定的学术论文要求;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2)内容要求:选题具有学术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研究方法合理、正确,论证严密可靠、有创新的观点和见解;设计作品要与论文研究保持研究内容的一致性,且要通过设计作品体现论文研究的研究成果和设计观点;学位论文应包括选题说明、论据、理论分析、结论、参考文献;设计作品应包括创意说明、创意草图、制作成品(实物、家具结构装配图、室内装饰工程图、动画演示视频、电子文件、喷绘或手绘作品)。 (3)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学位论文符合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按学校要求,在《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4、学位论文答辩 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符合专业实践展示要求(1:1家具产品实物、家具结构装配图、室内装饰工程图、动画演示视频、电子文件、喷绘或手绘作品),并满足附件2《艺术设计领域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创新成果基本要求》文件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在学位论文答辩中要对实习情况进行专项报告。 九、毕业考核 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组成的毕业考核。专业实践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应用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理论阐述能力。两部分共同作为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均须达到合格标准。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占 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30%。 毕业考核各环节均应公开进行,可以在专业实践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提倡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 辩同时进行。 1、专业实践能力展示要求 专业实践能力展示是研究生毕业考核的重要方面,应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应用价值。反映出申请人良好的专业理解力、驾驭力和想象力,因此,各专业方向在质和量上均须提出具体要求。论文应符合选题内容,要求提交一定数量的独立原创艺术设计作品(1:1家具产品实物、家具结构装配图、室内装饰工程图、动画演示视频、电子文件、喷绘或手绘作品),体现出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和一定的工作量。 2、毕业考核委员会 毕业考核委员会由设计及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考核学位申请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能担任考核委员会委员。
附件1: | | | | | | 根据本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结合硕士生的个人特点,由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共同制订。 |
| 入学2周内完成 | | 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完成公共课、专业课和补修课的学习。 | | | | 硕士生与硕士生导师共同研究拟定学位论文题目,开提前应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 |
| 第3学期初完成 | | |
| 第4学期结束前完成,提前毕业硕士生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 | 完成学科指定书目和学术期刊的阅读,撰写一篇文献综述。 | | 第4学期结束前完成,提前毕业硕士生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 | 包括三听一讲、助研、助教、助管或到研究生实践基地实习等,具体形式由学科自行确定。 | | 第4学期结束前完成,提前毕业硕士生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 | | 参与或独立完成一定工作量的科研课题研究并发表科研成果。 | | | | |
| 答辩之前。 | | 遵照《东北林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 |
| 开题后至少1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ref="http://search.dangdang.com/?key2=%C1%F5%D2%BB%D0%C7&medium=01&category_path=01.00.00.00.00.00" title="刘一星,于海鹏,赵荣军著" 刘一星,于海鹏,赵荣军 | | | | | | | | | | | | | |
附件2:
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 学术创新成果基本要求
专业学位代码:1357 专业学位名称:设计 学术创新成果基本要求: 学位申请者在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上,需满足下列1-6项成果要求中任意一项,且完成的成果内容必须与毕业论文内容高度相关: 专利:学位申请者申请并受理1项国家或国际发明专利,或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或1项外观设计专利;学位申请者为专利第1发明人,或第2发明人(正导师为第一发明人);且专利权人为东北林业大学。 科研项目:学位申请者的研究成果获转化应用,横向合作项目的经费已到账,学位申请者为项目参与人或联系人;课题合同签订时间不晚于学生毕业前半年。 标准:学位申请者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或行业标准1项,学位申请者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须排名前八,参与制定的地方或行业标准须排名前五。 教材等: 学位申请者参与教材的编写,其姓名列入教材的编者目录中;撰写重要工程案例、撰写调研报告等。 竞赛奖励:学位申请者获设计领域相关的国内外行业大赛,或参加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发明竞赛、创新方法大赛且获得奖项1项;学位申请者为第1获奖人或团队负责人,第1署名单位为东北林业大学。 科技奖励:学位申请者参与获厅局级或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项。 7、其他创新成果:学位申请者取得设计领域申请学位的学术创新成果规定以外的重大成果,导师写出明确的推荐意见,经专业学位专家委员会认定,上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家评议认定后,也可以作为申请学位的有效学术创新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