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风景园林基础
一、填空题(35分)
1、西周周文王的贵族园林“三灵”为()、()、()。
2、“一池三山”起源(),后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3、仙都苑不仅规模宏大,总体布局之象征()、()、()乃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
4、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宫廷园居生活的日益丰富多样,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有()、()、()之分。
5、清朝三大离宫御苑分别为()、()、()。
6、明清时期在造园理论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个时期有关造园理论的论著有()、()、()。
7、颐和园的长岛“小西冷”一带,则是模拟扬州瘦西湖”()”的构思。
8、退思园布局比较疏朗,中央水池面积不大但曲岸参差,山石花木穿插得宜。环池的建筑物均贴近水面,尺度显得很亲切,被誉为“()”。
9、古罗马园林的主要形式有()、()、()。
10、意大利园林对英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和()的运用上。
11、老奥姆斯特德在波士顿最终以数条公园式道路将5座公园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城市公园系统,被称为“()”。
12、根据《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园路主路、次路纵坡宜小于(),横坡最大不应超过()。
13、园林铺装对空间比例的影响体现在,铺装比例大,显得空间比例也越()。
14、景观本身宽与高比例不同给人的不同感受,给人稳健感的构图比例是()。
15、植物绿化和硬质的总体积除以整个外部开放空间的总容积,所得到的比值就是()。
16、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雄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一个平而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去犹如地毡,称为()。
17、景观环境中的人群分布特征主要分为聚集与散布两大类,偶尔也可以见到规则分布的人群。
18、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概括为()、()、()、()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55分)
1、以埃斯特庄园为例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点。
2、地形在竖向变化的意义。
3、宋代艮岳的要素处理。
4、后工业风公园的设计原则。
5、主题性公园的设计原则。
6、怎样达到欲扬先抑,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
7、奥姆斯特德设计原则。
8、园林中植物的功能。
三、画图题(40分)
给出两个意境,画出个主题主景,表达层次、与周围的关系、体现主题。
1、济南某校园绿地;主题“交融”
2、山东某小区绿地;主题“悦”
四、论述题(20分)
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风景园林该怎样对园林进行规划。 |
|